磁芯
更新時間:2021-12-01 17:38:08 字號:T|T

磁芯(磁環)
】ci xin【釋義】電工學中的專用詞語,指:為了增加電磁體的,在電感線圈的磁路中設置了導磁物質體(磁芯)。
【出處】電工學,電子學。
【示例】電力變壓器線圈中的硅鋼片(磁芯),是用來加大電磁線圈磁路的磁通密度(磁通量)降低銅損耗,以增加電磁感應強度,提高電壓轉換效率。
美國物理學家王安1950年提出了利用磁性材料制造存儲器的思想。福雷斯特則將這一思想變成了現實。 為了實現磁芯存儲,福雷斯特需要一種物質,這種物質應該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磁化閾值。他找到在新澤西生產電視機用鐵氧體變換器的一家公司的德國老陶瓷專家,利用熔化鐵礦和氧化物獲取了特定的磁性質。
對磁化有明確閾值是設計的關鍵。這種電線的網格和芯子織在電線網上,被人稱為芯子存儲,它的有關專利對發展計算機非常關鍵。這個方案可靠并且穩定。磁化相對來說是永久的,所以在系統的電源關閉后,存儲的數據仍然保留著。既然磁場能以電子的速度來閱讀,這使交互式計算有了可能。更進一步,因為是電線網格,存儲陣列的任何部分都能訪問,也就是說,不同的數據可以存儲在電線網的不同位置,并且閱讀所在位置的一束比特就能立即存取。這稱為隨機存取貯存罐(RAM),它是交互式計算的革新概念。福雷斯特把這些專利轉讓,學院每年靠這些專利收到1500萬~2000萬美元。
最先獲得這些專利許可證的是IBM,IBM最終獲得了在北美防衛軍事基地安裝“旋風”的商業合同。更重要的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所有大型和中型計算機也采用了這一系統。磁芯存儲從20世紀50年代、60年代,直至70年代初,一直是計算機主存的標準方式。